
第二部分:心得体会
召必应,战必胜
——致敬疫情逆行者
马仟
2020新春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大地,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在过年,而他们却在战场。一个号令,武汉封城,万人空巷。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面前,他们没有退缩,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为抗击疫情,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逆行”。
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请战书”上摁满红手印的医务人员、上百辆机器同时在火神山、雷神山建造的施工人员、日夜兼程运送医用物资、生活物资等的司机师傅以及在疫情防护前线的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媒体新闻人等等,不管是抗击疫情的哪一个环节,正坚守在岗的人都是令人尊敬的“逆行者”。他们主动请缨奔赴战场,一场疫情防控战已经拉响。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八十三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挂帅出征。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在疫情蔓延之际,他呼吁全国人民“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他却毅然决然踏上了前往战场的路上,前往疫情一线。十七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国家危难之际,有召必应,而我们毅然相信,战必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2003年的非典,全世界都在保护90后,2020年的今天,该90后来保护全世界。曾经的90后,被人们称为“垮掉的一代”,但是今天,他们穿上工作服,成为医生、护士、警察、司机等,在疫情面前,90后没有退缩,成了抗击疫情的骨干。到目前为止,在疫情之中逝世的前线人员深深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无论是牺牲的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还是留下怀有身孕妻子的逝世医生彭银华,他们都无悔抉择,无畏逆行,在疫情面前他们主动请缨,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前行。他们的行动无不印证着他们之前所说的那一句——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没有华丽的修辞,却让人潸然泪下。
即便没有"枪林弹雨",但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有参与疫情防控人员选择逆行。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采访中表示,“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党员冲在最前线,什么是前线?现在就是!”在疫情面前没有讨价还价,这是一名身为共产党人的职责与使命,正所谓有召必应,一如入党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逆境之中总会有绚烂的亮光,划破黑暗,指路前行。疫情逆行者是时代楷模是“中国榜样”,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怕牺牲,在危难之际召必应。隔离病毒绝不是隔离爱,封锁道路绝不是封锁心,待春暖花开日,我们再相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张洪珊
2020的阴历新年,无疑是令人难忘的一年,没有串门,没有外出,甚至准备好的所有计划都被打乱,只有云拜年、云聊天......
我们经历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斗争,见证了一次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中央向武汉政府拨款几百亿,国内所有餐饮娱乐场所停业将近两个月,甚至有望刷新票房纪录的电影也被迫下线或先上播放,无法出门的百姓家里十分安静,但外面的世界却仍旧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曝光的不作为领导一批又一批,超过医院安置最大容量而无处可去的患者,因为无法开工而没有收入生活艰难的基层工作者,无一不在这个本该欢乐的节日里戳痛我们的心,那在这背后,我们又该思考什么呢?
很多人都在转发,我们人类能吃的动植物已经经历了几亿年的进化变成了我们能吃的样子,为什么还要去招惹那些本该好好生活的动物呢?大自然从不吝啬,给了我们适宜生存的一切,但索取并不是永无止境的贪婪,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次的灾难并不是不能避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次严重警告,所有不该要的东西,在未来某一天都要付出代价。
经过这次疫情,我深受感触,很多身边的同学走到了第一线,在社区劝导站帮忙登记,挨家挨户登记人口数量,张贴告示,值班轮岗....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身为90后,印象中最深刻的大事件还是08年的地震,电视上循环播放震区情况,全民都在捐款,一晃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现在比当初更有记忆,原来平民英雄真的存在,不是人民凭空捏造的,而且就在身边,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活下去,更是有人不畏艰难,不怕死神,毅然决然的冲向一线,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坚强呢?
2020本是决胜全面小康的一年,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遭遇了重大困难,但全国上下的心更是联系在了一起,等到春暖花开,我们一定能走出阴霾,大口呼吸新鲜空气。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防控疫情心得体会
付月薪
2020,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份,在人们还沉浸在2020年2月2日对称日的浪漫时,却传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消息。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在奔赴武汉;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立下请战书,按下手印,紧急驰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再一次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与中国速度。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将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凉山州消防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却未曾料到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林火爆燃,熊熊大火迅速席卷整个山林,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联。
也许我们无法将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一一诉说,但不管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消防官兵,他们本同我们一样,也为人子、为人母,有着自己的家庭和幸福。但当他们穿上隔离服的那一刻,他们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了祖国赋予的使命。他们有的与我们年龄相仿,但危险降临时,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与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为民情怀无不令我们为之动容。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作为一名大学生预备党员,我们要冲在前、干在先,有担当与责任意识,不传谣、不造谣,及时公开透明信息,给公众以的信心与安心。自觉遵守组织规定,配合领导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村庄、社区,外出返乡人员要及时上报进行备案登记,对火车站、超市等人员密集地区做好人员、物资及交通工作的查验工作,对疑似症状人员要及时进行医学观察,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诊断、早治疗”,控制传染源,将疫情扩散可能性降到最低。
2020,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鼠年春天到来之际,我们经历着这样一个特别的冬天。但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晚吗”,冬天快要结束,春天也必将来临。防控疫情阻击战,我们也必将取得胜利。此刻我们所坐拥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向最美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让我们约定,待到繁华盛开时,携手共进更加美好的明天!
抗疫情,战必胜
——2020年抗战疫情心得体会
杜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将至,我载着满满的年味回乡,一堆又一堆的年货映入我的眼帘,街上一阵又一阵的爆竹声充斥着我的耳郭,而这一切的一切在今年的春节只能成为了一种念念不忘的回响。将高高挂起的灯笼熄灭,换上“密不透风”的口罩;将色彩斑斓的烟花收起,拿出“百毒不侵”的酒精;将走亲访走的节礼收藏,改成“无所不通”的电话拜年。新年的第一天成为了“疫情防控”的第一天,但我们将以必胜的决心和毅力等待武汉的樱花盛开。
己亥末,庚子春。武汉疫情大爆发,这让我们满心欢喜,翘首以盼的2020年开启了注定不平凡的一年。我记得曾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2020年太不幸了,请求重启2020年”。这让我不禁有了一番思考,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不会停止不前,也不曾有过后悔之路让我们重返过去选择一个更好的开局。我们无从选择,也无法选择,所以面对生活我们应该抱怨过去并还是选择相信,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我们所处如何,或境遇如何,面对挫折或失败,我们无法选择后悔,也更不应该选择逃避,因为这些都是懦弱之举。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站起来,选择相信;团结起来选择克服困难。因此,2020年不会重启,也不可能重启,因为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冲出云顶,与曙光齐肩。
2020年我们实现了很多我们曾经“梦想”的生活。“在家把床底躺穿”,我想这个愿望是大部每个有学习压力、工作压力或家庭压力的人,一个觉得最现实而又最不切实际的“梦想”。有的人会说,如果真的可以我能在家躺一月,躺到日夜颠倒,躺到晨起幕落。而如今,在家吃喝不愁,WiFi不断,不用工作,不用学习的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大家却“望而却步”了。有人躺了十五天、十天、五天等便放弃了这个“梦想”的实现,因为实在“太难了!”可想而知,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压力,他只会停止不前,因为他没有奋斗的欲望。我们生而为人,便要经受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磨砺,才能不断成长。“一个没有梦想的人跟成鱼又有什么区别”。因此,作为一名青年人,要有不断向前的眼光和不惧艰险的意志力,这样的人生才会活的有滋有味。
病疫无情,人民有情。在疫情防治工作第一线,是无私奉献、奋勇抗争的医务人员、警卫人员、工作人员等等,是他们的义无反顾,是他们的临危不惧,也是他们的无畏牺牲,才成就了今天疫情工作的顺利进行。新增病例的逐日下降,也得益于各级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人民自觉意识的提升。疫情防控任务重,切断传播成效快,众志成城责任大,安守在家做贡献。
2020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但我们要越挫越勇,中国是个不懈奋斗的民族,中国是个创造奇迹的民族。让我们携手与共,共同期盼武汉的樱花盛开。“热干面”,加油!
存亡绝续,研读人性的平凡而伟大
侯芊青
2020年一开始,就注定不平凡,注定是让全世界人民难忘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的肆意扩散让本该阖家欢乐的春节变得人心惶恐,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安静地过春节,没有鞭炮声,没有集体年夜饭、没有新年贺岁电影…但,这也是最热血高昂的一个春节,炎黄子孙守望相助,多少英雄能在阴霾压抑的日子里挺身而出,无怨无悔的冲在第一线。
钟南山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战于疫情一线,他只是说“我不是不怕死,只是仗着身体好”;多少战士在请战书上按下一枚枚鲜红指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多少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裳,剪短一袭长发,坚守战场,一袭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妆。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不仅眼眶湿润,他们多数不过也还是念书的年纪,他们何尝不知疫情的难料,生死未卜,是多大的勇气,多大的责任,让他们舍弃小我为大国安然。
越是存亡绝续之时,越能研读人性的平凡而伟大,越可见炎黄子孙的炎炎赤血。前些日子,看到一则视频,一位外国友人在自己视频里赞美中国治安和公民素质,相比自己国家,在遇到了如此悲伤事故时,中国人民没有暴乱,没有非法组织扰乱人心,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让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面对这来势汹汹的病毒。无论是新年前夕口罩工厂为了保证供应量的复工加班;火神山医院为了在最短时间给更多患者一个安定而在工地里特殊的年夜饭;还是全国各地大大小小浩浩荡荡的募捐…都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个平凡人在困难下的坚韧,团结,这就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自建国以来,中国面对过大大小小的困难考验,但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化解危机,层层攻克,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担当起时代的重任和使命,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力,摆正思想,做好防御,不随便出门,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对自己现在最应该做的事做好规划,处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作息,指定学习计划,就算在家里也不能有所懈怠,明白自己要什么,也不负冲在前线的英雄为我们打下的平安安定。从这一困难挫折中我也学会了应该具备忧患意识,敢于直面困难挫折,解决恐慌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唯有正视这场经历在困难中提炼出教训问题,才不负这一场沉痛代价的经历,用热血和信仰奉献到处于困难的国家中,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青年。困难中的一幕幕,暖人心田而又振奋人心,让四海八荒的人们抛却新春该有的团圆与欢庆,撇去焦虑和慌张,奉献自己一份力共筑长城万里,只愿早日国泰民安。
这场疫情让全世界看到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能力,也感谢每一位能够默默冲在前线付出的逆行者,让我知道这是一个充满爱和力量的国家,人民众志成城战疫情,万众一心共抗战,用最无私无畏的行动书写中国史诗!加油中国!
全国战“疫”
——战无不胜的中国力量
邵丹阳
2020年这个春节过得不平凡,从武汉到全国乃至全世界陆续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的最新信息时时刻刻在拨动我们的心弦,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看到了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从疫情爆发以来,我每天都会关注疫情的最新新闻,无意间看到这样一组照片。一组医务人员由于长时间佩戴医用防护装备奋战在一线,鼻梁被护目镜磨破了皮,磨出了血;为了与死神赛跑抢时间救护病人,穿上了闷热沉重的成人纸尿裤;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省时间,漂亮的医护人员剪掉自己的长发,剃成了光头;五六岁的小朋友隔着隔离区给几天没有回家的妈妈送水饺却无法得到妈妈的拥抱。深深地疲惫也没有使他们磨去必胜的信心,奋斗在战“疫”的最前线!
也许我们无法将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一一诉说,他们本同我们一样,也为人子、为人母,有着自己的家庭和幸福。但当他们穿上隔离服的那一刻,他们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了祖国赋予的使命。他们有的与我们年龄相仿,但危险降临时,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与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为民情怀无不令我为之动容。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战场,是战场就会有牺牲。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披挂上阵,冲到最危验的抗击疫情第一线;结婚刚一年的湖北省宣昌市第二人民医院ICU年轻护士甜,不顾家人的劝阻,义无反顾地赶赴武汉金银潭医院,她说:“作为党员,必须冲在前面”;“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武汉“95后小护士"慷慨承诺;医生父子隔防护玻璃彼此鼓劲打气,是父子、更是战友…于患者来说,“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進。"危情时刻,白衣天使成了钢铁战士;“迎着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后是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他们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90后在严峻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奔赴一线,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探访疫情真相的青年记者;除夕夜整装待发,支援前线的解放军医疗队;各地医院,在请战书上坚定地按下红手印的医护工作者;还有心系武汉,捐助物资善款的海内外爱心人士。无数感人肺腑的事情中,90后用实际表现告诉社会:我们,一定行!滴水汇成江河,有14亿同胞站在我们背后,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请相信每一个人的付出,相信阴霾过后终有灿烂彩虹。
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鼠年春天到来之际,我们经历着这样一个特别的冬天。但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晚吗”,冬天快要结束,春天也必将来临。防控疫情阻击战,我们也必将取得胜利。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向最美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致敬抗疫一线医务人员
——怀抱希望,静待春天
赵琳
2020年的庚子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春节本应该是亲朋好友聚集一起,共享欢乐,其乐融融的热闹场面,但今年本应热闹繁荣的春节失去了以往万人空巷的精彩,街道上变成了寂静的让人害怕的“空城”。由于这场疫情,让我们人心惶惶,不知所措,但也正是因为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党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出的强大领袖作用以及党员带头的先锋精神,展现出我们中华民族顽强拼搏和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让我们有勇气,也更有信心去战胜疫情,赢得最后的胜利。
我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的时间大概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六,当了解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方式和速度,网络上对于新冠肺炎的报道越来越多时,我便得知这次事件的严重性,或许谁都没有想到这次疫情会影响到我国的每个省份甚至世界多个国家,疫情的严重性令海内外人民感到恐慌。但是,我国中共中央领导迅速做出一级防控准备,避免了疫情的大肆蔓延。目前这次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这不仅要归功于我党的迅速反应和制定相应对策,更要感谢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他们为人民群众和国家做出贡献,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一线和病毒做抗争,是因为他们日日夜夜的付出,才使得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否则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我们总说“时代造英雄”,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而此时此刻,不辞辛劳地在一线救死扶伤,将所有疫情危险都挡在自己身前的医护工作者就是最伟大的英雄。在这次疫情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值得让我们学习的人物,其中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那便是钟南山院士,84岁的高龄本应该在家颐养天年,但为了国家和人民依然奋斗在抗疫一线,为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病毒作斗争。大医精诚,大爱无疆,钟南山院士是中国的英雄,是民族的英雄。疫情当前,有如此伟人为我们无私奉献,民之幸也,国之幸也。
在我的身边也有一位抗疫英雄,是我好朋友的母亲。我所在县城的医务工作者是我所能接触到抗击疫情最近的一批医务人员,其中刘士荣医生一直在前线与病毒抗争,作为中国共产党员,自2020年1月20日,发现第一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直到现在,连续30多天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方,多次值守在发热门诊24小时,面对被感染的风险,超负荷的工作量,她说:“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的责任!”我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应该学习刘士荣医生在这次疫情中不畏艰辛,鞠躬尽瘁,冲锋在前的优秀党员精神。在与她女儿的聊天中得知,春节前的年二十七,刘士荣医生作为科室主任接到医院部署开始坚守岗位,只是那个时候的她也没有想到,从那天开始她就没能回家。家中的每一个人都为他担心,但是更为她感到自豪。在进入发热门诊区前她要穿上密不透气的连体隔离服和蓝色的防护服带上双层手套,这不是因为她的保护措施特殊,而是因为她需要连轴工作,节省更换衣服的时间。由于目前医院医疗物质比较缺乏,她给科里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医护人员都穿上成人纸尿裤,上午门诊7个小时接班后立即就去病房,这样能节省防护设备。疫情发生后的几天,是她们工作最紧张的时刻。谁都知道,离病毒越近一步,危险就增加一分,她不仅要在门诊看病、还要去病房会诊、晚上还要和医院成立的多学科专家组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如此高强度和受传染的工作环境,刘士荣医生却没有畏惧与害怕,恰恰相反的是她担心她的同事。她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家国有难,使命必达!科学防护,全力以赴。连续奋战在岗位几十天,当问及是否想念家人,一直乐观的刘士荣医生声音变得哽咽,眼里含满了泪水。尽管如此,在家国面前的一切对家人的思念都转化成抗击疫情的动力,早一日结束疫情,就可以早一日的和家人团聚。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人人都是守卫军,而共产党员是向前进的突击队。在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我们始终信念坚定,一往无前。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疫情无情,人有情。当所有人的拧成一股绳,凝神聚力与疫情抗争到底的时候,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无论是你,是我,还是他,听从指挥,能打胜仗,全国一盘棋,共同画好抗击疫情的“同心圆”,终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致奔赴前线医务人员
于犇犇
日出与日落同样美丽,
为何日落总带有一丝忧伤;
南去的鸟儿已找到回家的方向,
可你还要奔赴战场;
转身,
凝望着你远去的方向;
想挽留,
泪却已沾裳;
心怀祝福随月光,
洒在你的身旁;
亲爱的人们,
愿你们一路飘香。



(2017级环境设计 赵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