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为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需求,共筑疫情防线,学校果断采取线上教学方案。为确保“线上教学不打折扣”,艺术学院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做好线上教学设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从“线下”到“线上”,教学模式虽然变了,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没变,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以产出为导向,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开展专业指导,充分挖掘学生专业潜力。
优秀案例分享
课程名称:《数字影像创作基础》
任课教师:姚远
在线上课程演练中对线下与线上授课转换已有充分准备,在疫情突发状态下,快速转入了线上教学状态。运用腾讯QQ群平台及腾讯课堂,通过直播授课+课件、视频资源发布,实训项目一对一指导等多种互动方式,完成授课任务。学生态度认知,项目制作反馈迅速。学生在校内学习状态稳定,体现出艺苑学子坚韧不拔、处变不惊的优秀品质,为他们点赞!
课程名称:《文案策划与写作》
任课教师:郑文君
突如其来的封控管理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模式,在线上课程培训和应急演练下,对此次教学模式转变迅速做出了教学方案调整,充分运用直播软件和智慧树线上教学平台,通过直播教学、云端互动、学习资源拓展、小组项目合作等多样方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挖掘资源优势,力争规避不足,“保质”让学生感受更好的线上课堂。
课程名称:《民族健身操》
任课教师:孙化猛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通识选修课,虽然由线下转变为线上,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并没有改变。通过腾讯会议直播可视平台,学习场所变成了教室、走廊、宿舍,学生合理利用场地,与老师一起互动实践,了解了傣族舞蹈的文化背景、感受傣族舞蹈的魅力,通过傣族舞蹈动作的学习达到健身的效果,提升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也缓解了校内线上学习的焦虑。
课程名称:《公共空间设计A》
任课教师:李云飞
因疫情原因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开展授课,任课教师及时调整实践考察方案,将校外考察改为校园公共空间,同学们仔细分析图书馆、餐厅、红色书屋等校园打卡胜地,分析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元素,在小组讨论与交流中对学校公共空间设计和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运用腾讯会议和微信群平台与学生展开分析交流、解决难点,对实训项目一对一指导,完成学生的成果展示和交流评价达到了课程的预期效果。
课程名称:非遗项目传承(二)
任课教师:王欣欣
作为一门以非遗项目传承为教学目标的课程,本学期主要开展古琴项目的传承。在线上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文化内涵和文化修养,采用腾讯会议、超星学习通和微信三个平台开展线上学习。运用超星学习通的资源在线欣赏古琴音乐会、聆听古琴讲座,运用腾讯会议进行在线直播集体授课并运用微信可视功能进行一对一指导、答疑和互动。将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线上课堂,引导学生对非遗项目传承的探究,让学生对古琴项目的学习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利用校内实训室学习,课下实践练习也更加努力。
课程名称:《国学启蒙》
任课教师:王彩霞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国学启蒙》的在线课堂里,王老师在带领同学们回顾传统经典蒙学教材《三字经》三字一句的典型特点和朗朗上口的优势后,结合当前的防疫要求与大家齐声朗读了《防疫三字经》。将防疫要求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缓解了学生的焦虑心理,增强了学生的防疫意识。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学习技能。
供稿:艺术学院教科研办公室
(责编/冯兆伦 审核/魏玮 终审/马银华)